黏多糖贮积症
                  遗传性黏多糖贮积症 (mucopolysaccharidoses , MPS) 是一类由于遗传性酶缺乏,引起各组织中溶酶体内酸性黏多糖 (acid mucopolysaccharide) 的积聚而引起进行性损害的遗传病。酸性黏多糖又称糖胺多糖 (glycosaminoglycan) ,是一种长链复合糖分子,由己糖醛酸和氨基己糖或中性糖组成的二糖单位彼此相连而形成,可与蛋白质相连形成蛋白多糖 (proteoglycan) 。蛋白多糖是结缔组织基质、线粒体、核膜、质膜等的重要组成成分。糖胺多糖因组成二糖单位的成分不同 , 主要包括 4- 硫酸软骨素、 6- 硫酸软骨素、硫酸乙酰肝素、硫酸皮肤素、硫酸角质素和透明质酸等。生物体内糖胺多糖是在溶酶体内一系列酶如葡萄糖苷酶、半乳糖苷酶、艾杜糖苷酸酶等的作用下逐步降解,最后释放出多糖。
溶酶体酶的缺乏可导致部分降解的糖胺多糖分子堆积,沉积于溶酶体内,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。糖胺多糖堆积的直接结果造成面容粗糙、皮肤增厚、角膜混浊、器官增大,细胞功能的损害可导致智力低下、生长迟缓、骨骼发育不良等,若同时伴胶原或纤维连接素的积聚,可引起关节僵硬和疝形成。不同的黏多糖贮积症是由于不同的酶缺乏所引起,导致不同的糖胺多糖降解产物堆积。一般而言,硫酸乙酰肝素的受损常与智力障碍有关,硫酸软骨素和硫酸角质素的受损常导致间质异常。下表归纳了 7 种 MPS 的主要临床症状、酶缺陷和基因定位等。目前已基本明确 MPS 的分子机制,并用于产前诊断和杂合子的鉴定。除 MPS Ⅱ型为 X 连锁外,其余各型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。
黏多糖贮积症的分类
类 型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酶 缺 陷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因定位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尿黏多糖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临 床 表 现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
MPS I-H (Hurler综合征)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α -L-艾杜糖苷酸酶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4p16.3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硫酸皮肤素 硫酸乙酰肝素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智力低下 , 角膜混浊, 侏儒,关节僵硬,常于14岁前死亡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
MPS I-S(MPS V) (Scheie综合征)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α -L-艾杜糖苷酸酶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4p16.3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硫酸皮肤素 硫酸乙酰肝素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节僵硬 , 角膜混浊, 动脉瓣病, 智力正常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
MPS I-H/S (Hurler/Scheie)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α -L-艾杜糖苷酸酶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4p16.3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硫酸皮肤素 硫酸乙酰肝素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介于 I-H和I-S之间, 一些患者为I-H/I-S双重杂合子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
MPS Ⅱ (Hunter综合征)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硫酸艾杜糖醛酸硫酸酯酶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Xq28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硫酸皮肤素 硫酸乙酰肝素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型 (II-A)与I-H相似, 但无角膜混浊; 轻型(ⅡB) 症状较轻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
MPS Ⅲ (Sanfilippo 综合征 )Ⅲ-A Ⅲ-B Ⅲ-C Ⅲ-D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乙酰肝素 -S-磺胺苷酶 N-乙酰-α-D-氨基葡糖苷酶 乙酰 CoA-氨基葡糖-N-乙酰转移酶 N-乙酰氨基葡糖-6-硫酸酯酶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17q25.3 17q21 14 12q14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硫酸乙酰肝素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为异常 , 攻击性, 进行性痴呆, 癫痫发作, 轻度畸形, 头发粗糙, 角膜不混浊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
MPS Ⅳ (Morquio综合征) Ⅳ-A Ⅳ-B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半乳糖胺 -6-硫酸酯酶 β -半乳糖苷酶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16q24.3 3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硫酸角质素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侏儒症 , 角膜混浊, 骨发育不良, Ⅳ-B较Ⅳ-A症状轻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
MPS Ⅵ (Maroteaux- Lamy综合征)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N-乙酰-半乳糖胺-α-4-硫酸酯酶 (芳基硫酸酯酶B)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5q13.3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硫酸皮肤素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Hurler征伴明显角膜混浊, 但智力正常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
MPS Ⅶ (Sly综合征)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β -葡糖醛酸苷酶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7q21-22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硫酸皮肤素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临床表型多变 , 粒细胞包涵体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