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豆状核变性( Wilson's 病 )

Wilson 氏病 ( OMIM 277900 ), 又称肝豆状核变性,简称 WD ,是一种主要累及肝脏和神经系统的铜代谢紊乱性疾病。发病率约为 1:50 000 。 WD 的发生是由于 WD 蛋白(由 ATP7B 基因所编码)的功能缺陷所引起。其致病机理未完全阐明。已分离鉴定的 WD 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属于 P 型 ATP 酶阳离子转运蛋白,被认为参与铜离子的转运。因 WD 基因的突变导致铜在组织内进行性积聚,引起相应器官的损害。一般认为,神经系统的受损继发于肝脏铜的溢出,肝移植后的 WD 患者神经症状也得到一定的改善。

【临床表现】

主要为肝病和神经系统损害症状,又以神经系统症状常见,女性患者以肝病症状为多见,男性患者以神经症状常见。肝病症状可出现于任何年龄,但多出现于 8~18 岁。 14 岁以下儿童很少表现出神经症状,多出现于 20~40 岁成年期。肝病症状可表现为急性期症状,如黄疸、溶血、肝功能衰竭等。构音障碍、协调能力衰退、不自主运动、体位和音调障碍等是常见的神经症状。患者不经治疗,可进展为延髓萎缩甚至死亡。智力低下不是本病的特征。 WD 患者常发生肾小管酸中毒。 WD 中最具诊断价值的体征是出现 KF 环 (Kayser-Fleisher ring) :角膜周围出现呈铜蓝色环。虹膜缘有时肉眼可见金棕色颗粒状,常需在裂隙灯下观察。

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血清铜蓝蛋白 (ceruloplasmin) 明显减少和非铜蓝蛋白铜升高,血清总铜含量中度降低。尿铜排泄增加,口服青霉胺后增加更明显。血清铜蓝蛋白也被认为是一种急性相反应蛋白,在一些疾病发作时表现为非特异性升高。神经系统的检查一般结合脑电图、 CT 和 MRI 的检查结果, MRI 常显示基底节密度降低。

【诊断与防治】

主要根据临床症状、铜测定和 KF 环的出现进行诊断。连锁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查是杂合子诊断和产前诊断较可靠的方法。特别注意与 Menkes 病相鉴别,因两者实验室检查类似,但治疗原则不同,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即可鉴别。

因本病主要因铜的积聚导致器官损害,治疗上主要为驱铜治疗。 WD 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可治疗的人类单基因病。传统上用青霉胺 (penicillamine) 进行治疗,但不少报道其毒副作用及停药后出现的不可逆的肝病损害症状。目前认为锌剂治疗是疗效好且安全的治疗方法,锌可竞争性与金属硫蛋白结合后促进铜的解离而排出。 TTM 也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驱铜剂。血液透析或驱铜治疗可达到控制血铜的毒性作用,但不能使受损的肝细胞再生,因此 WD 是肝移植的适应征。青霉胺是否引起胎儿的损害尚有争议,对 WD 孕妇建议使用锌剂或 TTM 进行治疗。

【遗传咨询】

本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。杂合子无症状,其中约 10 %表现为血清铜和铜蓝蛋白降低,目前对杂合子的生化诊断尚有困难。 WD 的全球发病率约为 30/ 百万,基因频率为 0.56%, 杂合子频率为 1/90 。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。